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論補腎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

 

論補腎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現代醫學尤其是內科領域,理論研究和臨床工作的重心逐漸由重病人向輕病人和初發病人轉移,人們對醫藥衛生事業漸漸地產生了這樣的一種要求——防患於未然。準確地講就是,將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疾病消滅在我們機體防禦系統全面調動之前。這貼近中醫一條重要的原則——“不治已病治未病”。筆者認為,補腎在“治未病”、在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上有著重要意義。

 

“治未病”的沿革及其內涵
“治未病”一詞早見於內、難二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原則;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篇》中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觀點,接著又先後提出了“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理論,說明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唐代孫思邈認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並反復告誡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強調了中醫“未病先防”理論的重要性。

 

  中醫學認為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的環境之中,並且人本身也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人的疾病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醫學“治未病”的思想從事物的運動性特點出發,強調未病先防和已病防變。疾病病理變化的信息量是一個“蓄積”過程,當病變信息量較少時,人體一般從外觀上難以看出明顯的變化,感覺不到異常症狀,隨著信息量逐漸增多,可以表現出輕微的症狀,這時雖有不適,但對人影響不大,常被忽略,目前的檢測手段也常反映不出其異常變化,直至病變嚴重,才引起明顯的全身或局部的典型症狀,並且有客觀資料可以檢測,這時才是人們所說的“發病”,成為臨床可以診斷治療的疾病,而“發病”前的全部狀態均歸屬於“未病”階段。如果我們在此階段即能察覺,而採取相應的措施,那麼問題往往能迎刃而解,古人“上工治未病”意即如此。從預防醫學角度來探思,這與現代醫學模式提倡的“三級預防”實屬同一範疇。

 

“治未病”以扶正為關鍵 
  中醫學歷來重視人體“正氣”的主導作用,《素問·刺法論》中“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論述,成為兩千年來指導中醫從基礎到臨床、從養生到預防的千古絕句。疾病的發生及變化轉歸是一定條件下正邪鬥爭的反應,正氣盛衰在疾病發生中起決定性作用,在一般情況下,人體正氣旺盛,邪氣就不易侵入,人體也不會得病,即《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只有在人體正氣相對虛弱,不足以抗禦外邪時,邪氣才能乘虛而入,侵犯人體,引起臟腑陰陽平衡失調,氣機升降失常而致病,即《內經》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此種發病學說,既重視致病因素的外因條件,更注重人體正氣這個內在因素,強調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種具有辯證思想的發病學說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並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治病求本”是中醫學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則。“本”,即指疾病的本質而言。實際上疾病的實質就是正氣的改變,因此治療疾病以“正複”為目的。中醫治療學的各種手段,無論是藥物還是非藥物療法,均借助人體的“正氣”,從而發揮治療作用。若正氣虛衰,則無論採取什麼措施也難以奏效。近代醫學研究認為,中醫的“正邪相爭”的發病學說與現代免疫學有關“機體免疫應答機制”也是相符合的。更有學者依據微生態學和免疫學原理,從人體內環境和微觀物質變化的角度,以人體微生態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關係角度對中醫學“邪正”理論加以闡釋,提出了具有現代科學內涵的“邪正發病——微生態平衡——免疫狀態相關”的中醫邪正發病學理論模型。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不少補虛扶正的中藥對免疫系統有增強或雙向調節作用,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有抗休克、抗疲勞、降低血糖、促進蛋白質生物合成、調節膽固醇代謝、促進造血系統的功能等作用。

 

  扶正以“平補腎氣”為要點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而通於腦。腎中精氣所化生之元氣,具有推動人體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人體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勝利活動的作用,故為人體諸氣之根本。腎氣充沛,則人體活力旺盛,素質強健。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墜;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齒發更長;二八,腎氣盛,天葵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五八,腎氣衰,發墜齒;……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葵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竭。”從上我們不難看出腎氣對於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有著重要意義,人到中年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也就在此時,機體的各項功能指標開始下滑了。緣其究竟,是為腎氣不充之故,故當補腎氣為先。腎氣是腎陽蒸化腎陰而成,二者缺一不可。即《景嶽全書》所謂:“陰陽原同一氣,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其在人身即元陰元陽,所謂先天之元氣也。”故“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 。

 

  一些學者指出,腎精的充盛匱乏與免疫系統的功能密不可分。郭聶濤等認為腎氣的盛衰直接影響著紅細胞免疫功能。現代醫學研究提示,中醫所述之腎精與雄激素有著密切的關係。若腎精不足,則雄激素分泌減少,體能降低。補腎能促進雄激素的分泌,因而提高機體的運動能力。彭銘泉對腎虛本質和中藥(人參、黃芪、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抗衰老機理作了大量的實驗研究,認為補腎中藥具有抑制導致衰老的“酶”,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調節微量元素。沈自尹研究表明中醫腎虛證不僅有下丘腦—垂體及其所屬三個靶腺(腎上腺、甲狀腺、性腺)軸上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同時還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並推論其主要發病環節在下丘腦,補腎中藥能改善和提高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具有多環節多途徑的調節作用。近年來黃堯洲等的實驗研究發現,靈芝、熟地黃、淫羊藿、當歸、香菇菌多糖、紅毛五加多糖等入腎補虛中藥及其主要成分,能調節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功能,甚至選擇性提高CD4細胞及CD4/CD8比值。


  現代醫學在預防疾病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相信隨著循證醫學知識的廣泛引入和多中心、大規模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採用,“補益腎氣”的理論必定會在預防醫學領域中畫下濃重的一筆。